我們老二的功課裡,國語預習單對他而言十分困難,今年加入了曼陀羅思考技法😢😂老師呀這真的也太折磨媽媽了。
二哥這學期有上安親,我原本以為我自此高枕無憂不用看功課,但安親班老師來電跟我說二哥需要一個人全程在旁陪伴才能完成預習單,抱歉老師人力無法負荷喔(二哥也抱怨說安親班老師教的答案結果全錯),這星期我就自己教。
拿到預習單時我真心覺得難,整課課文看完又精讀(二哥看完媽媽精讀),然後還參考自修,才能回答部分題目,說起來對國語能力一定有幫助我肯定,只是我真的很難相信,班上每個小孩都能在沒有家長幫助下勝任這張預習單。
我上網查詢預習單,是想知道如何教孩子準備。結果看到許多老師部落格準備預習單的心得,看到某個老師文中說:改一張預習單的心力直比一篇小作文呢。
老師啊,媽媽教一篇預習單心力應該像自己寫碩士論文吧!開放式的題目,原意應該是讓學生有更開放式的回答對嗎,然而二哥自己完成的預習單被圈圈起來慘不忍睹,他問我,答案是什麼?我心裡默默的想:媽媽也不知道 >/<
這篇侯文詠的文章我真的印象深刻,分享給各位。
…..
「那年我的孩子正好是第一屆讀到這篇文章的國三學生。他們班上的同學就對他說:『你問你爸爸,他這一課到底要考什麼?』我兒子跑回來問我。」
「『我當初寫這篇文章,並不是為了讓人拿來當考試題目的啊。』我當然想不出什麼題目來。」
「我抓了抓頭,尷尬地說:『我真的不知道學校老師會考什麼耶……』」
「『可是,』兒子著急地說:『你是作者啊。』」
「後來學校真的以那個課文為範圍考了一次試。我突發奇想,請兒子把考卷拿回來讓我也考一考。不考還好,一考之下我發現題目還真是很難。寫完了試卷,對照答案,我竟只得到87分。兒子告訴我:『爸!你這個成績拿到我們班上大概只能排第十三、四名。』」
「我聽到是有點愣住了。考十三、四名當然成績雖不是很糟,但這起碼表示:我們的制度更認同那十二個比我分數更高的同學。」
--侯文詠/不乖